“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有忍耐”,这话,是《四面墙》里的名言。
我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个衰神。几年前无缘无故听梅艳芳的《孤身走我路》,听了一天,第二天,梅艳芳去世了。K歌,特意点了黄沾的歌来唱,第二天,黄沾去世了。看书,看《2001漫游太空》,看了没几页,克拉克去世了……前段时间,开始看第二遍《四面墙》,看的时候,心里发虚,果然,没几天……躲猫猫这件事,怎么看都放佛是从《四面墙》里走出来的。尤其是今天,云南警方终于承认,人是被牢头打死的。
据说摄像头坏了,所以我们看不到牢头是如何把人活生生打死的。不要紧,我们有未删节本的《四面墙》,你要知道的只有一点:在中国,这本书的作用要远大于不列颠百科全书。
首先是普及基本知识。在监狱中决定一个人地位的不外乎一下几点:一是你的经济实力,你有钱就先可以过的舒服些,并且可以购买一些“政治待遇”,象在好多民营企业家可以混个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当当一样;二就是你在外面时的角色和地位,是不是“道”上的,在“道”上的知名度怎么样,里面管那叫有没有“成绩”;再就是你的关系网络了,进来时有没有脸面上的人给“垫话”?有个够级别的前辈给托一把,先能保个平安,以后的路,就看自己混得如何。分局看守所里每个房间都有安全员,到了正式的监狱里,是号长,在生产线上有杂役,这些是政府委派的,未必一定能服众,但有后台,肯定不会吃亏。另外就是“牢头”了,这隶属于民间职务,在社会上也是大哥级的,如《四面墙》中的庄峰和龙哥,别说一般囚犯,就是管教也要礼让三分。牛逼的人到哪里都牛逼,沉底的人,到哪里都沉底。
如果你犯了事,不幸落入到中国监狱的怀抱,就要掂量好自己的位置,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监狱里,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。我想李荞明之所以迅速地沉底,并且永远没有浮出水面的机会,或许就和他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有关系。如果你没有钱,没有后台,没有“武二哥”那样除暴安良、让人高看一眼的案底,那就老实享受干活的权利,如果你承受不了一天只能睡3、4个小时的劳动强度,那你要么是学“疤瘌五”自残,要么就是死路一条。
对了,千万别说监狱黑暗,监狱就是社会,社会就是监狱,四面墙在哪里都存在。当你明白了这一点之后,你就会知道,在这样的监狱里,把人给打死,太正常了。
你搬这来未必是长久之计啊,Blogger以前被封过好几次了。
回复删除